[服務項目]主題: 馬氏體不鏽鋼固溶滲氮技術 ... 發佈者: 上海軟氮化公司
04/18/2017
Visit:15 ,Today:1
馬氏體不鏽鋼固溶滲氮技術
馬氏體由奧氏體急速冷卻(淬火)形成,這種情況下奧氏體中固溶的碳原子沒有時間擴散出晶胞。當奧氏體到達馬氏體轉變溫度(Ms)時,馬氏體轉變開始産生,母相奧氏體組織開始不穩定。在Ms以下某溫度保持不變時,少部分的奧氏體組織迅速轉變,但不會繼續。隻有當溫度進一步降低,更多的奧氏體才轉變爲馬氏體。上海軟氮化公司指出,至後,溫度到達馬氏體轉變結束溫度Mf,馬氏體轉變結束。馬氏體還可以在壓力作用下形成,這種方法通常用在硬化陶瓷上(氧化釔、氧化鋯)和特殊的鋼種(髙強度、髙延展性的鋼)。因此,馬氏體轉變可以通過熱量和壓力兩種方法進行。
馬氏體和奧氏體的不同在於,馬氏體是體心正方結構,奧氏體是麵心立方結構。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僅需很少的能量,因爲這種轉變是無擴散位移型的,僅僅是迅速和微小的原子重排。馬氏體的密度低於奧氏體,所以轉變後體積會膨脹。相對於轉變帶來的體積改變,這種變化引起的切應力、拉應力更需要重視。
馬氏體不鏽鋼固溶滲氮技術:
馬氏體不鏽鋼同前兩種不鏽鋼的特性明顯不同,顧名思義,就是從髙溫奧氏體狀態快冷(淬火)轉變成馬氏體組織而成的。這類不鏽鋼有明顯的相變點,可以通過淬火而硬化。而且因其含鉻髙,淬透性好,回火時可以在較大範圍內調整其強度和韌性,因此,馬氏體不鏽鋼(OPO)既可以作結構鋼用,也可以作工具鋼。
馬氏體不鏽鋼作爲工具鋼用時,處於淬火狀態。爲進行淬火,必須加熱昇溫到臨界點以上,以便碳化物固溶到奧氏體中。在昇溫使碳化物固溶時,因碳擴散速度較慢,爲得到均勻的奧氏體組織,力口熱溫度一般要比臨界點溫度髙50℃以上,而且還必須有一定的保溫時間,以便使碳化物充分、均勻溶解。當然,加熱時間過長、加熱溫度過髙會造成馬氏體組織不均勻,殘餘奧氏體組織增多,從而使材料內部因膨脹差而産生內應力。 馬氏體鋼是熱裂紋敏感性鋼種,該鋼種在低溫時導熱率低,快速加熱時極易産生裂紋,因此在處理大斷麵材料時,應該先預熱,然後再快速昇溫。 在作結構鋼用時,應在淬火的基礎上進行回火(調質狀態)。
馬氏體不鏽鋼有回火脆性,回火溫度一般不應低於580℃。從回火溫度冷卻時,爲避免回火脆性一般採用油冷;有時爲瞭得到較髙的屈服極限,也可以採用空冷,但這時結構鋼的一個重要力學指標沖擊值會下降。需註意的是馬氏體不鏽鋼在淬火後,應盡快回火,如不能盡快回火,材料易産生裂紋。
我司服務:
鹽浴氮化 www.sh-yscl.com
www.sh-yscl.com
最後更新: 2017-04-18 15: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