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輪上的特殊構造
【中國四川漁具網門戶】1、星形釣力閥(Star drag)與推桿式釣力閥(Lever drag):在鼓式輪上,調整剎車阻力大小的機構通常安裝在機體右邊、手搖柄內側;這東西主要分爲兩種型態,即星形(有點像水龍頭開關)和推桿式二者。
它們的差異主要在於方便性,Lever drag 有明確的「位置」指引,使用者可以輕易掌握什麼情況是「FREE」(即自由出線)、什麼位置用來「STRIKE」(即作闔)、什麼地方是「FULL」(即死鎖煞車,但通常都不能真的完全死鎖--隻是鎖緊而已),Star drag 則全無此類標示,釣人隻能「跟著感覺走」,因此前者要比後者來得實在,商品價值也比較髙。
2、手煞車(LB)與自動出線--紡車輪的煞車控製裝置,主要分爲旋鈕式(或稱自動出線式)與直接用手指扳動的剎車桿式(Lever brake)。
前者跟 Star drag 的作用機製一樣,旋鈕越往下轉緊,剎車阻力就越大、線軸越難逆轉出線,所以釣者可預先設定一個自己認爲恰當的阻力限度,當魚掙紮力太強、超過此限製時,線軸就會自動開始逆轉出線。而 LB 的動作方式爲利用手指拉煞車桿的力量,推動一個煞車塊去摩擦線軸內部,以達到限製線軸逆轉的目的。
自動出線式漁輪的好處是方便,隻要預先設定好,中魚之後就不太需要再分神去管煞車係統瞭;可是有個物理學上的特徵會影響此種裝置的實用性:至大靜摩擦力大於動摩擦力,也就是說魚隻若要拉動線軸使之逆轉出線,它必須先花較大的力量去克服至大靜摩擦力,等到開始出線之後,剎車阻力就會自然稍微降低一些,而它也就可以跑得比較省力瞭。
如此說來,釣者是不是應該看情況適時調緊剎車?嗯……理論上是這樣啦,但在實際釣場,若出線中途妳貿然去轉緊釣力閥,那麼斷線的機會將非常大!原因?想想看吧:既然會出線,上鈎的應該就不是小傢夥,此時線組已經遭受到魚兒大力的拉扯,而妳又突然要它增加承受外力的幅度;假如那魚果真是一尾大物--大到線組無法負荷它的沖擊時,妳想能不斷線嗎?
反觀 LB 型漁輪,它的缺點是釣者必須隨時用手指操控剎車桿,這工作不但麻煩且相當累人,同時這類剎車機構的作用距離(就是從完全放鬆至剎到至緊這兩者之間的距離)非常短,根本難以憑手指去控製剎車力,更沒有什麼裝置或標示能讓妳依照線組拉力值設定剎車阻力大小,而它的線軸又都是固定式的,不能撇開主軸和手柄單獨逆轉,所以這類製品需要較多的練習才能玩上手。
不過呢,LB 型漁輪卻有「及時反應」和「操之在我」的好處,也就是說,妳一鬆手指,母線立刻能自由釋出,妳一扣手指,剎車作用立刻發生!這個特色對磯釣來說頗有實用價值,因此上市之後已發展出一套獨特操控手法,並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
資訊來源:http://www.yjwm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