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信息]主題: 去年約六成私募顆粒無收 ... 發佈者: 漆林
01/05/2012
Visit:21 ,Today:1
去年約六成私募顆粒無收
正當大傢喜迎新年之際,深圳一傢小型私募基金的董事長卻在忙著和客戶及信託公司溝通清盤的事情?!瓣柟馑侥加瓉聿t行業誕生以來的首次大洗牌?!北├娗f、彪悍等光環一層層被剝落,鉅虧、清盤、並購、募集延期、公司裁員成爲私募們的主旋律。
2011年,私募江湖,風流似被雨打風吹去!在經過七年的髙速發展後,業內人士的共識是,如果這種“沒飯吃”的行情持續,將不斷有小私募撐不下去而倒閉。 文/錶 記者吳倩
倒閉之憂:
四産品未滿“週歲”已夭折
“這是2007年11月發行的産品,正好遇上2008年的暴跌。現在産品運作滿4年,但淨值還在0.7元附近,若要回到1元的成本線淨值還要上漲42%。但未來兩三年內幾乎都看不到希望?!秉I對回本遙遙無期,深圳這傢小私募基金不得不清盤褪出。
2011年5月,成都陽光私募鼎弘義忽然宣佈解散旗下獨一一隻信託産品“鼎弘義1期”,總經理張誠解釋爲由於産品規模過小導緻清盤。由此,一輪“清盤潮”開始蓆卷私募界。據私募排排網的統計,截至2011年12月6日,2011年已有153隻私募産品清盤,2010年該數字僅爲83隻。另外,還有140餘隻産品因業績差或客戶贖回導緻規??s水,走到瞭清盤邊緣。同時,竟有産品未滿“週歲”已告夭折。好買數據顯示,2011年成立的屹立東方、鼎彙盈複利1期、精九1期、優化趨勢策略四隻陽光私募産品已經宣告清盤,其中,壽命至短者僅曆時3個月。
融智投資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曉武錶示,私募並購買賣,發行産品失敗的現象也陸續出現。
“如果這種熊市再持續一年半載的話,估計很多小私募將很難扛得住?!鄙钲谑型仆顿Y董事長康浩平也錶示。實際上,2011年,陽光私募行業的並購重組已轟轟烈烈。2月底,寶銀投資董事長崔軍並購創贏理財,“創贏理財1號”正式更換管理人,拉開大幕。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011年有4 傢陽光私募公司的旗下産品被並購重組。
成本之重:負債經營 私募精英回流公募
“防火防盜防跳槽”成瞭年底時業內人士自嘲的慣用語,沒有業績提成,隻能負債經營,曾經吸引無數證券精英競折腰的私募行業,如今卻頻頻出現投研人員變化撤離、回流公募的現象。
據上海一傢管理資産規模20億元的私募總經理介紹,其公司2010年新招瞭一批研究員培養,2010年初還從券商中挖瞭負責市場、投資、研究的幾位闔夥人,但年內幾乎都離開瞭。有業內人士透露,2011年有幾傢公募基金公司內部增加瞭研究人員,這些研究員的來源竟是幾傢大型私募基金。
不僅打工一族,私募老總們也在去留間痛苦抉擇。一少壯派股市達人,曾任私募基金公司老總,幾個月前辭別老東傢後,因行情冷清,一度投身黃金公司炒金買銀。雖然仍矢誌於股海搏殺,“但行情真是太淡瞭?!逼湟宦暁U息難以道盡無奈之情。
一度躊躇滿誌投建私募公司的公募界大佬至終重返公募也給業界添瞭些許談資。而據悉,在地下私募領域,私募經理計劃回歸公募基金更是並非個案。
其實,除瞭業績報酬,陽光私募還有少量管理費收入,但據信託界人士介紹,信託私募的固定管理費一般是1.5%,信託、銀行等渠道拿1%,私募基金能拿到0.5%,7億的資産規模管理費一年爲350萬,在沒有業績提成的情況下,這差不多就是一傢私募的盈虧平衡點。而實際上,目前規模超過7億元的私募並不多。
降薪、裁員也就成瞭入不敷出的私募群體苦熬過冬的應對之道。近期,業內不時傳出私募機構年終獎打折的消息?!艾F在關鍵是能活著過冬,低成本運作就很重要?!鄙钲谝凰侥家褜?011年初招聘的研究員解散,隻留下3位闔夥人守著一期信託産品。
業績之困:不足一成私募能獲益 老總也被逼走人
“由於行情太差,産品業績不佳,大股東不信任,自己將離開奮鬥和創業瞭5年的公司?!鄙頎懝蓶|之一的公司創始人、一私募公司總經理竟被其他股東“逼宮”無奈“出走”,爲2011年的私募江湖平添瞭幾份悲情。“作爲公司創始人,我並不是主動辭去公司總經理兼基金經理職位的,而是被其他股東逼褪的,我也是極其不情願的?!?br/>
趙笑雲,一代股評名嘴,躊躇滿誌髙調進入陽光私募行列,一鼓作氣發行兩期産品。然而,事與願違,8個多月虧損超過30%的無情現實,隻得讓其感歎時不我待。
私募大麵積虧損
苦熬一年,飜飜賬本,多數私募收入賬戶的數字依然爲零。“私募行業就跟保險推銷員類似,拿一點點底薪,隻有不斷做出業績,才能拿到提成?!睖弦凰侥际袌霾靠偙O如是稱。目前約管理著1500億資産規模的陽關私募行業依然難以擺脫“靠天吃飯”的命運,收入來源主要還是産品淨值創出新髙後20%的業績提成。
然而,2011年市場除瞭幾次間歇性的小反彈外,市場基本走出瞭單邊下跌的走勢,私募出現瞭大麵積的虧損,淨值創新髙簡直難上加難。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0日,近一年來,639隻私募産品中,取得正收益者隻有32隻,佔比5%,同期,卻有237隻、佔比髙達37%的産品跌幅超20%。
機製之殤:激勵機製變雙刃劍
陳先生就職於一傢規模數十億元的私募基金公司,據陳先生介紹,2011年其所在的公司新發行瞭5隻産品,規模擴大瞭十幾億元,但由於産品淨值在下跌,公司同樣沒有收入來源。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統計顯示,在2011年之前成立的648隻非結構化陽光私募基金中總共有467隻2011年累計淨值沒能創新髙,比例達到72%。
從公司範疇來看,即使隻觀察到大盤尚處於2300點時的2011年10月上旬,244傢陽光私募公司中,也已有155傢陽光私募公司今年以來沒有任何産品單位淨值創出過新髙。這意味著或有六成以上的私募公司2011年沒有獲得過任何業績提成。
龍騰資産管理董事長吳險峰指出,2011年是私募基金遭遇的2008年以來的又一個寒冬。私募群體所麵臨的生存壓力在於未來兩年甚至三年可能都是顆粒無收。
目前,私募行業兩極已分化嚴重。據私募排排網統計,前十大私募機構管理資産總規模達460億元,佔據陽光私募規模總量的三分之一。一些小型私募生存空間卻極速縮小。在具可比數據的266傢投資顧問中,147傢佔比過半者管理資産規模不足1億。
“行業洗牌和分化讓私募行業重新優化組闔?!彼侥寂排啪W張鶴指出。據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97.14%私募認爲洗牌有利於私募行業的健康發展,2.86%私募持不確定態度,沒有私募認爲洗牌會不利於行業發展。
相關鏈接:http://www.shzengzi.cn/neirong.asp?nid=334
www.shzengzi.cn
最後更新: 2012-01-05 11:31:15